苹果的小伙伴境遇如何?
作为美国产品的代表,“苹果手机涨价”传闻近日冲上热搜。
据央视财经援引相关测算,对华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;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,目前配置最高的苹果手机iPhone16 Pro Max在美零售价格将从现在的1599美元,上涨到2300美元(约合16750元人民币)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棒,相信任何一家有对美业务的企业都不敢等闲视之——特别是被深度“绑定”在两国贸易上的企业。而果链巨头之一的立讯精密,已经率先回应!
立讯精密:影响有限
作为果链的核心企业之一,立讯精密自然也没能躲过这轮“突袭”——上周五率先跌停,今天更是一字跌停就是明证,现在市场关心的是,“至暗时刻”已经过去了么?
据相关资料,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,2011年开始与苹果合作,最初供应连接线,如今几乎覆盖了苹果所有产品线,包括iPhone16的全系列机型。
近年来,苹果业务在立讯精密业务中的占比始终在70%以上,据最新可查数据, 2023年,苹果业务实现营收约1745亿元,占立讯精密总营收的75.24%。 四分之三的业务都系于苹果,难怪市场不得不率先用脚投票!
从2011到2024,立讯与苹果合作的项目
图片来源:中邮证券
但有一点值得注意:苹果作为美国企业,其需求直接影响立讯精密的业绩,但苹果的产品销售面向全球市场,因此这一数据反映的是客户集中度,而非直接的对美销售占比——现在中国,早已是苹果手机的一个重要市场,因此苹果的订单,属于“内循环”的份额究竟有多少并未可知。
那么立讯精密,到底有多依赖苹果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呢?2024年第三季度,苹果iPhone在其最大市场美国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%,这表明苹果在美国的增长,或许遇到了瓶颈,而苹果在全世界的“开疆拓土”,或许依然离不开立讯精密这种“小弟”的协助。
苹果和立讯的相互依赖究竟有多深?就在之前,苹果CEO访华时还明确表示 “没有中国供应商就没有今天的苹果” ,其中自然也包含立讯精密,可见两者合作程度之深。
虽然立讯精密的公告区域,还是一片“静悄悄”,但一些媒体已经捕捉到了第一手信息: 公司所受影响,似乎没有想象那么大!
据上海证券报等报道,公司表示,首先,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公司始终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,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、全球产能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,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影响。
公司进一步表示,其次,目前具体税率、关税豁免的申报和裁决等情况还不太明确,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中,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(Free On Board,“离岸价”),供应链企业不需要承担关税,关税由进口商(客户)承担。
在此不妨解释一下:所谓的FOB,是大宗商品贸易中常见的一种模式: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(包括运输、保险、目的港卸货等)。用实例来说明就是,场景:中国出口商以FOB上海价向美国买家出售一批货物。卖方将货物运至上海港并装上船,完成出口报关。美国的买方租船支付运费,货物上船后风险转移,买方需自行投保并承担海运途中的风险。
表面上看,这样是将风险转移到了客户手上,但常言道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如果其它因素不变,关税上涨最终影响的是产品的价格,成本仍需消费者承担。 但如果最终价格不变,那么可能只能“苦一苦”供应链兄弟们,麻烦上游 降本增效了——以苹果的议价权和以往的做派,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,更何况近年来面临销售压力的苹果,断然不敢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涨价!
那么立讯精密能够承受得了这种“暂时的阵痛”么?可以从毛利率分析入手: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1.72%。受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及苹果供应链议价权影响,近年来公司毛利率一路走低,还不到2020年时的一半(超过20%),可见行业“内卷”之严重,一旦情况有变,公司能否承担可能“降本增效”带来的压力,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!
立讯精密历年三季度毛利率
图片来源:东财网
此外供应链的转移也不可忽视:据公开报道,苹果公司在近几年已将部分Mac电脑和iPad生产线从中国迁往越南,有逐步将工厂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国家的趋势。
实际上,立讯精密早已进行了全球布局:据报道,公司进一步表示,已在越南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美国、墨西哥、罗马尼亚等国家与地区搭建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,就近服务客户,提升产品成本优势,也为灵活配合客户全球化生产布局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
据中邮证券整理,从产能布局看, 公司四分之一产能在海外,四分之三在国内。预计五年内调整为海外产能占比提高至30%,国内占比下降到70%,变动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通讯产业。
不过这里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在于,这里面很多国家地区,此次被美国加关税的程度不亚于中国:例如,此次美国对泰国的税率是36%、越南46%,如果公司将产能放在这些国家,且美国政策没有新变化,将可能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。
“第二曲线”,培育尚待时日
面对种种潜在挑战,近年来的立讯,正在试图通过进军汽车产业,开辟增长“第二曲线”,也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摆脱对苹果最大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2024年9月,立讯精密公告称,公司计划以5.25亿欧元(约41.3亿元人民币)的价格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50.1%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的全部股权。这是该公司向智能汽车、智能硬件等多领域转向的证明之一。此前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 “为在未来三个五年实现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”。
收购前后股权结构图
图片来源:中邮证券
据财报截至2024年上半年,汽车互联产品营收在该公司总营收中占比4.59%,虽然同比增加48.30%,但依然属于相对小众的业务。不过,这次收购是立讯汽车业务在海外做0-1的建设,抓住海外业务拓展的窗口期搭建成熟稳定的平台,充满想象空间。
除了汽车这个“第二曲线”,公司同样在消费电子这个“第一曲线”上继续深耕。
3月20日晚,立讯精密公告称,公司及立讯通讯将收购闻泰科技关于消费电子系统集成(同“ODM”)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股权、业务资产包;此次交易完成后,公司将取得闻泰科技旗下多家公司100%股权,及印度闻泰、无锡闻泰、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,在代工方面进一步发力。
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有布局传闻:近日有消息称, 立讯精密考虑今年在香港上市,初步预计融资规模为20亿至30亿美元。 不过规模尚未最终确定,将取决于市场情况。
尾声
和苹果相互成就的立讯精密,这次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呢?且让我们拭目以待~
免责声明 (上下滑动查看全部)
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另,本文中的任何观点、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。投资有风险,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,但不保证其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等。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
邓紫棋h同人爽文 | 3天前 |
女初高中打屁股❤️网 |
男生自录视频素材 | 1天前 |
懂色欧美精品国产蜜臀 |
回溯迷踪艾玛亮点第几分钟出现 | 1天前 |
洗脑+系统+催眠+服从的 |
ass极品水嫩小泬粉嫩Pⅰc | 7天前 |
美女脱👙露出🐻让我揉捏视频 |
獸交Ⅴideos另类2023年 | 0天前 |
迪达拉女性化和蝎 |
花茎被硕大狠狠地撞击 | 0天前 |
国产AV㊙️吴梦梦在 |
lisa裸体图奶头走光图 | 2天前 |
紧身衣女战士 |
女女舌吻互吃奶摸下边 | 7天前 |
赵琳的探险日记主题曲 |
陕西饸烙视频 | 7天前 |
无畏契约同人18❌本子免费 |
Jesse Jane HD XXX POOm | 4天前 |
他摸着我的胸慢慢的进去很舒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