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 | 虎嗅科技组
作者 | 丸都山
编辑 | 苗正卿
头图 | 闪极官方
999元,这是闪极创始人、CEO张波为公司首部智能眼镜“闪极AI拍拍镜A1”定下的价格。
按照他最初的估算,如果这款产品能卖出50万台,那么闪极的智能眼镜业务基本就能实现盈亏平衡,就算销量不理想,卖个几万台,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。
张波的底气来源于公司在主业上的成功。自2020年创立闪极品牌后,他率领团队一头扎进充电宝赛道,在这个本是红海的市场中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,并于去年获得超过2亿元的营收。
不过,这也是闪极被外界普遍质疑的一点:在充电宝行业深耕多年的闪极,能做好AI眼镜吗?
2023年10月,闪极的AI眼镜正式立项,以当时的视角来看,Ray-Ban Meta的现象级爆火论证了这类产品的可行性,张波认为这是属于智能眼镜的“iPhone时刻”,必须趁早抢占身位。
而对于外界的质疑,张波向虎嗅坦言,即便是闪极内部,在立项之初也不乏有反对的声音,有人认为可能无法把产品按预期方案做出来,也有人认为,即便做出来了,在当时也缺乏市场的销量数据做为支撑,完全是“摸黑”前进。
但张波和高管团队完全没有预料到,当“AI眼镜”、“Ray-ban Meta平替”、“999元”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,消费者会迸发出怎样的热情。
而伴随着这股热情一同而来的,还有迅猛剧增的交付压力。
在AI眼镜立项后,张波带领开发团队在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产品ID、外观和项目跑通。
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,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Meta完成了对AI眼镜构型的探索,准确地来说,现阶段国内外AI眼镜厂商,大多都是在沿着Meta的路走。
需要说明的一点是,在2023年9月,也就是Ray-ban Meta发布前,实际上并不存在“AI眼镜”这个品类。
最早看到的AI+眼镜潜力的是AR眼镜从业者,尤其是采用光波导方案的厂商,在他们看来,本就侧重信息交互的硬件平台和大语言模型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
但延迟与续航问题,始终是AR向AI转变的一道槛,如果想赋予眼镜“AI Agent”的属性,就得让设备处于“Always On”的状态,这对于显示技术又是一大挑战。
而Ray-ban Meta则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另类的路线:不纠结于光波导方案,还是BB方案,干脆不要显示屏。
因此,在Ray-ban Meta上,虽然没有任何与显示增强有关的技术,但却通过语音交互实现AI介入,让用户可以与AI Agent完成简单的交互。眼镜自带的摄像头在负责画面信息全量采集的同时,又负责常规的拍照摄像任务,这就为眼镜又额外赋予了运动相机的属性。
在产品形态和功能实现上,闪极AI拍拍镜AI与Ray-ban Meta基本相同,都是构建了一个“视频+音频+基础AI”的功能矩阵,而价格还不到后者的一半。
如此的产品定位让闪极AI拍拍镜A1开售当天,各渠道共计收到5万台订单,相当于一天之内完成了张波乐观预期下的月销量。
对于张波来说,这个首销数据远远超过他此前的预期,但在惊喜之余又深感“压力倍增”,因为按照此前规划的产能,即便产线满产运转,每月也只能交付5万台。
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智能手机从业者,彼时的他深刻意识到,闪极即将面临多么严峻的交付难题。
1月16日,到了闪极给到的预定交货时间,仍有部分用户反映还没有收到产品,其中甚至有在去年5月便参与众筹的用户;而在拿到新品的用户中,也有人指出蓝牙链接状态异常的问题。
对于后一个问题,首批用户大多会持有包容的心态。因为从用户画像来看,AI眼镜的主要购买者集中在“数码极客”群体,在消费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他们,对于初代产品的软件适配问题,早已见怪不怪。
1月22日,闪极发布公告称,将于1个月内通过OTA的方式,解决蓝牙状态连接下,无法通过蓝牙接打电话的问题。
但涉及到交付问题,那些急于“尝鲜”的数码极客们是绝对无法容忍的,关于对闪极延迟发货的不满情绪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酵。
于是,在2月初,闪极开始了对用户的大范围补偿行动。
那些参与众筹的用户,闪极一次性发放500元的补偿退款,额外再赠送一个价值188元的充电宝,并承诺后续将按“最优先级”的待遇发货。
而按照张波最初的想法,他甚至想过要全额返还用户的购机款,但遭到了股东和公司财务的一致反对:如果直接白送产品,以后还怎么卖?不过,张波还是坚持给用户“半数赔偿”。
“能够等我们半年的人,他们是最核心的用户,是能够出关于产品的思考和使用反馈的,这就相对于是咨询服务者,我们付给他们服务费,也是一个说得通的做法”,张波如此解释道。
到了这一步,虽然安抚住了用户的不满情绪,但“AI拍拍镜A1”对于闪极来说,至少在现阶段已接近成为一个“稳赔不赚”的业务。
实际上,即便没有后面的大范围补偿行动,“闪极AI拍拍镜A1”999元的定价也很难让这家公司的AI眼镜业务在短时间内营利。在消费电子行业中,无数先例已经证实,规模化出货是摊销成本的唯一有效手段,张波此前所估计的“50万台销量可实现盈亏平衡”绝不夸张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涉足智能眼镜之前,闪极在充电宝领域走的是“高端化”路线,而且非常成功,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,如今还能看到闪极的充电宝项目,其定价达到129美元,同时又能实现超过1000%的众筹额度。
那么能在红海市场中,站稳“高端充电宝”阵地的闪极,为什么会在AI眼镜上选择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?
“我们希望在未来市场中,大家日常选配眼镜时,稍微加点钱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用更全面的智能眼镜,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”
在与张波的交流中,笔者发现他并没有将“闪极AI拍拍镜A1”放入到消费电子行业的坐标系中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受众群体更加广泛的眼镜行业。
在他看来,基于眼镜这个年出货量达到十亿幅级别的市场,如果做一款直比普通眼镜“贵一点点”的智能眼镜,那么它的市场纵深至少是千万级别的。
按照这个想法,张波为闪极AI眼镜制定下的第一个硬指标,是必须满足“全天候”佩戴的特征。
但从产品方案来看,“闪极AI拍拍镜A1”在续航上有着天然的劣势。
比如想要把产品定价锁在千元级,那么就注定无法使用Ray-ban Meta上的同款芯片高通AR1,因为这枚芯片的价格已经达到60美元。
几经考察后,张波和产品设计团队选择了紫光展锐W517芯片,虽然这枚芯片的价格低廉且已经在IoT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可靠性认证,但其采用的12nm制程,其功耗从根本上就无法与高通AR1相比拟。
为此,闪极团队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定制一枚协处理器芯片,让摄像头这个AI眼镜上的功耗大户,能够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快速休眠和唤醒,以此使功耗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。
同时,闪极AI拍拍镜A1还配备了一块450毫安容量的电池,这相当于Rayban-Meta的三倍,保证了“全天候”续航的能力。但这个方案设计让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大幅提升,因此团队内部也提出过反对意见。
“闪极就是做充电的,如果在续航上都无法体现出优势的话,做充电的价值在哪?”张波问道。
在他的坚持下,闪极设计团队“锁死”了450毫安电池的标准,并对产品结构进行一次次地优化设计,最终让闪极在拥有长续航能力的同时,其重量与Ray-ban Meta一致。
解决硬件层面的问题后,留给闪极团队在软件上的挑战要更为严峻。
因为相较于Ray-ban Meta,闪极AI拍拍还有一项“先天劣势”,那就是没有办法像前者一样构建独立生态。
这也是目前国内AI眼镜创业者普遍面临的一项挑战。
在Meta的生态下,Facebook和Instagram等应用可以无条件为Ray-ban Meta开放API接口,但以目前AI眼镜的市场规模来看,AI眼镜公司确实没什么底气让国内互联网大厂为他们做适配。
因此,必须要基于手中有限的资源,去弥补这块短板。
闪极选择的路线是“记忆”。在闪极AI拍拍镜A1上,产品团队为它单独设计了一个AI记忆系统——Looms OS。该系统融入了AI云盘、AI闪记、Agent Store、云端AI中心等多种服务,可实现对用户的录音、文字和图像等多模态数据的高效记录、快速存储和多端同步。
这里值得重点说下的是“AI闪记”这个功能。用一个场景举例,你现在站在车站候车室内,当看到显示车次信息的大屏时,可以让眼镜通过摄像头直接读取出信息,事后还可以直接问大模型,我XX天看到的车次信息是什么。
能够看到,这项功能很好地展示了智能眼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特征:随时随地、且“无感化”的全量信息采集,这是以往智能移动设备都不具备的。
总得来说,作为初代产品,闪极AI拍拍镜A1完成度还算优秀,但在张波看来,闪极在AI眼镜上的初次尝试,大概只能打60分,将将在及格线上。
问题出在哪里?
一方面,闪极的备货存在明显的不足。既没有对初期销量给出正确的判断,也没有考虑到生产环节的潜在问题。
“我们之前研发工作都集中在深圳,而生产放到了气温在零度左右的中部城市。我们忽视了温差给良率和工艺带来挑战。”张波总结道。
另一方面,闪极的软件适配也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。张波坦言,“一些底层驱动的问题,虽然也在更新和完善,但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程度。这款产品的确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软硬件体验水平。”
实际上,如果将上述问题归因,基本可以用“操之过急”来概括,但这也是目前AI眼镜创业者们的普遍现状。
一方面,在生成式AI的刺激下,市场对于AI硬件的需求正在迅速兑现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3月发布的数据,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暴增210%,2023年同比增长了156%。
另一方面,行业内的竞争也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。根据VR陀螺的统计,从去年Q4到今年Q2,各方已公开、被披露入局AI眼镜的厂家高达36家,产品数量预计超过50+。
这其中,有诸如三星、华为、小米这样能打通芯片端到应用端的巨头,也有字节跳动、百度、腾讯这样自带生态矩阵的互联网大厂,而独立的创业公司想在这两大阵营中站稳脚跟,只能尽量抢占先机。
不过,面对汹涌而来的AI眼镜军备竞赛,如何将“先机”转化为先发优势,这将是留给闪极等创业公司的核心考验。
本文来自虎嗅,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uxiu.com/article/4227629.html?f=wyxwapp
国外在家站立生孩子 | 9天前 |
千露露无胸罩裸体图片 |
成人啪啪 | 2天前 |
成人AV㊙️片一区二区三区 |
spank打屁股㊙️网站 | 9天前 |
异梦阁魔女的肚子里 |
yy9080高清影院理❤论 | 7天前 |
他不断揉着我的双乳 |
蜜桃成熟时33d在线播放 | 9天前 |
falongin.cn |
红灯区老熟女gif | 1天前 |
国产做受❌❌❌喷水 |
合欢视频成人app❤ | 6天前 |
漫画magic笑刑室 |
越南小幼稚8至10岁 | 7天前 |
janpense丝袜老师XXX |
深圳女王调教圣水ⅤK | 8天前 |
国产午夜麻豆影院在线观看91| |
PⅴZ耀斑花裸体 | 5天前 |
2048核基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登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