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7日清晨,深圳湾畔,一道靓丽的身影奔跑在了公园的步道上,身姿矫健动作流畅。
这个跑者不仅很靓,还很亮,在阳光照射下,全身泛着金属光泽。没错,这是一个人形机器人。
很巧的是,就在3天前,3月4日,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,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,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。消息一出,便引发了热议。
这不仅是全球首次,机器人作为选手参与马拉松,还有一大亮点是, 12000 名马拉松爱好者将和人形机器人在同一赛道上展开竞技 。
于是,当网友们看到机器人在深圳湾奔跑的视频时,很自然地展开了联想: 比赛通知才公布 3 天,深圳机器人就已经开始备战拉练了吗?这不得拿个第一名?
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“先锋城市”,如此“先锋”的赛事,深圳自然是不会缺席的。
距离比赛正式开始已不到一周,今天我们就来预测一下,都有哪些深圳“选手”可能会参赛,大秀一番。
01
一次人形机器人的 “ 摸底考试 ”
事实上,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赛事的首次亮相,时间要回溯到去年,地点还是北京亦庄。
去年的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上,人形机器人“天工”登场,不仅在起点为选手“加油打气”,还作为“关门兔”与参赛选手一同冲过终点。
有网友评论说,对于考验耐力的马拉松而言,机器人优势可太大了,不会疲惫,没有体能限制,还不是想跑多快就多跑,跑多久就多久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机器人想要参赛,首先需要满足一个条件:具备人形外观,能够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等动作,而非轮式结构。
简而言之,必须是双足人形机器人。 要知道, 全球范围内首次真正解决机器人自然步态难题,还只是去年底的事情 。 值得一提的是, 这家公司正是来自深圳的 众擎机器人 。
今年的比赛,称得上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升级版。 才刚学会 “ 走 ” 不久,现在就要跑马拉松了,从中可以窥见相关技术和产业在这一年里的发展和突破。
按照公布的赛事简介,人形机器人将与人类选手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,全程参加21.0975公里的半马比赛。共跑同一路线,但拥有单独赛道,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保障人机安全。
届时,将能看到人类和各式人形机器人同框奔跑在城市中的赛博场面,简直就是科幻片照进现实。
AI生图
此外,根据赛制,此次比赛关门时间设置为3小时30分钟左右,允许在比赛中更换电池,甚至可以采取"接力"形式由不同机器人完成全程,但每次更换将被罚时10分钟。
意味着,这还是一场限时赛,竞技性拉满。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,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赛,中途不换“人”接力的情况下,理论上需保持1.67m/s(6.012km/h)的速度,有专业人士表示,这并非易事。
其中至少要面临两大难题,一是如何适应地形,“跑马”不比在实验室训练,缓坡、弯道、不平整的路面等等路况都可能出现,稍有不慎就可能会“栽跟头”,对传感器系统和运动控制算法有极高要求;
二是兼顾耐力和散热,连续奔走几个小时,对机器人的电机、减速器和电池都是极大考验,硬件必须耐久、耐热,一旦过热可能导致系统宕机甚至"倒地罢工"
一句话总结, 对于机器人的稳定性、移动速度、续航能力、 软硬件调试 都是 不小的 挑战。
因此,与其说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,不如说是一场各厂商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水平的“摸底考试”,同时也是各个城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的一次展示。
这一次,不遛骡子不遛马,遛机器人!
02
深圳“ 选手”, “人才 ”济济
那么,拥有人形机器人“十三太保”的深圳,会有哪些“选手”参赛呢,不妨来大胆预测一波。
【众擎 --PM01 】
首先,头号种子,非今年以来出尽风头的众擎机器人莫属。
去年10月,让机器人自然步态行走惊艳全世界的,是他们;
今年2月,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的,是他们;
今年3月,实现开篇那一幕在深圳湾优雅奔跑的,还是他们。
据介绍,众擎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0月,专注于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与生产,是全球少数具备高性能动力关节全面研发能力的公司之一。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已经发布三款面向不同场景、不同功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。
其中,PM01是深圳首个实现稳定拟人奔跑商用人形机器人,完成前空翻以及深圳湾那位“跑者”,正是它,人称现实版“钢铁侠”。
毫无疑问,PM01是参加这次马拉松比赛的热门“选手”,12km/h的最高奔跑速度,优雅的跑姿,绝对会是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如果能一直保持最高速度,即便是跑完全马,也只需要三个多小时,会是这次比赛强有力的竞争者。
【普渡 -- PUDU D9 】
PUDU D9是普渡发布的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,身高170cm,重65kg,全身42自由度关节及达352Nm的最高关节扭矩,双足行走与双手操作能力出色。
根据介绍,平地行走速度最高可达到媲美成人的2m/s,支持通行楼梯、斜坡、崎岖路面等多类城市常见地形,并通过算法实现站、走、跑等移动方式的无缝切换。
以这个速度,只要续航跟上,完赛应该问题不大。
不过作为服务型机器人,PUDU D9的最突出优势其实在手上。
配备了其自主研发的五指灵巧手PUDU DH11,凭借其11自由度的五指灵巧手和强大的负载能力,据称能够流畅完成握、捏、拧、拉、推、按、抓、提等多种人手执行的动作。
看来,参与结束后的颁奖环节,也非常合适!
【乐 聚 -- 夸父 】
在2025亚冬会开幕式与火炬手击掌;
在深圳两会作为“记者搭子”举麦采访代表委员;
在全国两会和记者走上街头举麦进行街访;
在第34届乒乓球亚洲杯颁奖仪式上为中国健儿加油;
乐聚“夸父”机器人,称得上机器人届的大网红之一。
作为国内首款可跳跃、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,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运动天赋拉满,自然也是参赛的热门“人选”之一。
据介绍,该机器人搭载深开鸿基于开源鸿蒙研发的KaihongOS,采用全栈开源设计,运动控制器全面开源,可接入轨迹规划、反馈控制、状态估计等模块,步态算法全面适配沙地、草地、障碍等地形,并支持20cm跳跃高度,可实现人形机器人多场景智联应用。
之前更多是当加油助威的“啦啦队”,这次不知道能否看到“夸父”作为“运动员”亲自上赛场呢?!
【逐际动力 --CL-2 】
CL-2是逐际动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,早在2024年初,初代机CL-1“大显身手”的视频就在网络上走红,是国内首款基于实时地形感知动态上楼梯的人形机器人。
CL-2
作为升级版的CL-2,新增腰部自由度,能够更好地调整重心、运动姿态更协调,提升全身的平衡能力。而灵活的关节和强大的平衡系统,可以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。
逐际动力首席运营官张力介绍:“别说爬楼梯、跑步,装配了灵巧手的CL-2已经能够连续大负载搬运,踹不倒,具备极高稳定性。”
轻装上阵跑马拉松,CL-2会有怎样的表现?值得期待。
【数字华夏 -- 夏澜】
夏澜,名字听起来就很温婉,没错,这很可能是这次比赛唯一的“女选手”。
作为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有仿生头部,且能行走的机器人,全身华夏红“肤色”的夏澜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。
她身高169厘米,四肢修长,比例协调,时而眨眼、时而微笑,表情非常丰富,脸部的皮肤温润而富有光泽,行走起来每一步都迈得稳健且优雅。
凭借高度仿真的外貌与情感交互能力,夏澜还是首个能“共情”的机器人。她能通过微表情和语音语调感知人类情绪,甚至主动安慰孤独者,重新定义“陪伴经济”。
不过,作为交互型人形机器人,夏澜不一定擅长跑步,但作为赛事主持,想必是最合适的!根据比赛介绍,起跑仪式正是由机器人主持。
【优必选】
作为深圳机器人领域的“老大哥”,优必选参赛的可能性也很大。
就在今年3月,作为“人形机器人第一股”的优必选放了个大招,开展了全球首例多台、多场景、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,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,实现多机协同作业。
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在工厂“实训”。新华网发(优必选供图)
数十台 Walker S1 机器人分布于极氪工厂的总装车间、SPS 仪表区、质检区及车门装配区,分别完成协同分拣、协同搬运、精密装配等任务。
通俗来讲,就是实现了一群机器人进厂分工协作地进行打工。
有网友就评论道: 深圳人务实,没想到深圳的机器人也这么务实,已经开始进厂 “打工搞钱”了。
不过优必选的产品以工业应用为主,主打灵活性,移动速度并非其长处,如Walker X和教育赛道的明星产品熊猫“优悠”,移动速度仅3km/h。
熊猫 “ 优悠 ”
不过,以优必选的底蕴,不排除会有派出一个全新面孔参赛的可能性,不妨期待一下。
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卧虎藏龙,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公司和人形机器人产品,相信还有不少企业在“闷声干大事”,打算默默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,也期待赛场上会出现这样的“黑马选手”,为深圳争光!
03 机器人马拉松,毫无意义的“秀”?
网络上,不乏质疑声认为机器人马拉松只是一场毫无意义作秀。
最近朱啸虎对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商业化前景的质疑与泼冷水,更是掀起热议。
确实,对于普通人而言,目前距离机器人能丝滑融入日常生活,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理想状态,还有点遥远。对于投资而言,人形机器人也是市场有共识,但商业模式不清晰,短期或许难有投资回报。
但从长远来看,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眼球效应。
AI生图
正如一位网友所说:别看不起现在的机器人只会跳舞翻跟头,那也是为了体现机器人的平衡力和灵活性不断在进步,表明算力不断在进化,是在为机器人的进化打基础。
同理,人形机器人要在21公里的复杂路况中完成挑战,必须突破运动控制、能源续航、环境适应等关键技术瓶颈。 这些难题的攻克,将直接 或间接 推动机器人在应急救援、物流配送、工业协作等场景的实用化进程。
回顾历史,许多颠覆性技术也都始于看似“不切实际”“毫无意义”的尝试。
19世纪末,卡尔·本茨发明汽车时,那台仅能以16公里时速蹒跚前行的三轮机器首次驶向街道,围观者嘲笑它的轰鸣与缓慢,讥讽其为“无马的马车”,却未预见它终将重塑城市与文明。
今天的机器人马拉松,恰似当年那场“无马之行”——在有机器人跌倒时,嘲笑声和嘘声一定还会存在 。 但 每一次跌倒后的算法迭代,每一块电池的续航优化,或许都在为未来的人形机器人铺就通往现实世界的轨道。
▲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极氪5G智慧工厂
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在采访中表示,机器人预计两三年内就会取得重大突破,会像汽车一样普及。马斯克则回应称,机器人的普及度将是汽车的10倍。
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则在朋友圈发文回应朱啸虎的言论时提到: 人形机器人在五年之内几乎无处不在,是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以来最刺激的一次工业革命,甚至长远的改变人类历史 。
业界中不乏类似说法,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凭借其技术集成性、解决劳动力短缺的能力、推动产业自动化升级的潜力、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景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影响力, 被认为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体 。
因此,可以看到从国家到地方,都在不断发力。
▲星尘智能机器人叠衣服
国家政策指出希望到2025年,国内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,关键技术取得突破,整机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,在特种、制造、民生服务等场景示范应用,培育2-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。
今年,“具身智能”首次被写入深圳政府工作报告,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。
最新 发布 的《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 2025—2026 年)》 ,提出重点攻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、多模态感知、灵巧操作等核心技术。 到2026年,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,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,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.5亿台,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,多个领域打造60个以上人工智能终端典型应用场景。
所以,当发令枪响,赛道上的每一步,其实都像是在复刻百年前汽车驶向未知的勇气——不是为了证明机器能跑多快,而是为了探索它们能帮助人类走多远。
这条探索之路,深圳,依然一如既往地,走在前端。
文丨深圳微时光
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转载需授权,欢迎转发至朋友圈
白丝校🌸扒开美腿甜美视频软件 | 7天前 |
国产精品㊙️果冻传媒换脸 |
免费➕无码➕国产AV视频 | 7天前 |
性裸交❌❌❌❌❌办公室 |
黄油❌18禁男性向 | 7天前 |
扒开动漫❌狂揉❌羞羞漫画夜兰 |
www深夜成人🔞网站视频漫画 | 6天前 |
甘雨疯狂❌自慰喷水动漫 |
色情性❌片涩涩涩黄游 | 6天前 |
美女扒开裤子让我❌ |
肥臀❌❌ | 8天前 |
XXXX泡妞🍆🍑中国孩子视频 |
男生全下裸体㊙️无遮 | 0天前 |
外国打屁股㊙️网站 |
韩国19🈲️自慰 | 2天前 |
被c❌的声音 |
十八🈲又黄又乳成人网 | 6天前 |
女人又爽❌又黄❌在线观看 |
白丝校花🌸 | 3天前 |
高潮✡️喷水✡️AⅤ |